-
基于碰撞樹的RFID多標簽識別防碰撞技術及標準化應用
所獲獎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項目簡介:
針對物聯網技術應用和RFID多標簽識別檢測中的關鍵技術問題,該項目研究了RFID技術領域的重要支撐和瓶頸技術,從提升RFID多標簽識別性能和性能穩定性等方面入手,開展了多年深入研究和技術攻關,取得了顯著的科技進步成果。
一、項目提出的創新技術和解決的問題
1、研究提出了碰撞樹算法(CT),解決了RFID多標簽識別效率瓶頸問題。項目研究首次將RFID多標簽識別效率提高到50%,打破了國際標準ISO/IEC、EPCglobal 系列采用的RFID 多標簽識別算法的理論最佳識別效率限于34%-36.8%長期存在的效率瓶頸。
2、項目提出了RFID 多標簽識別防碰撞算法穩定性分析評價技術方法,完善了RFID 多標簽識別算法性能分析評價指標體系。解決了現有國際標準主要從識別效率、識別速度、時間復雜度、通信復雜度等方面進行算法的分析評價,沒有考慮標簽集合、標簽編號、應用場景等因素對識別性能的影響的問題。該項目提出的識別算法,滿足了流水線生產、自動化控制、實時數據采集等RFID應用系統對標簽識別時間和系統能耗等性能指標定量控制要求。
3、項目提出了二元確定性原理和二元確定性碰撞樹算法(ICT),以及標簽編號連續度的概念和計算方法。該算法針對生產、運輸、物流等應用領域RFID標簽編號的分布特征,以及批量貨物盤存或出入口檢測中對批量RFID 多標簽高速識別的要求,將編號連續分布狀態下的RFID多標簽識別效率提高到接近100%,縮短了貨物檢測識別的滯留時間,提高了生產控制應用系統的吞吐率。
4、項目提出了抗捕獲碰撞樹算法(GCT),解決了復雜RFID 應用系統中捕獲效益、環境干擾等不確定因素造成標簽漏讀和標簽隱藏問題。研究提出了雙響應機制和雙響應碰撞樹算法(BCT),將RFID 多標簽識別過程中閱讀器的查詢次數減少了一半,降低了標簽識別系統的時間開銷、通信開銷和系統功耗。
5、項目提出了動態碰撞樹算法(DCT),成功解決了動態RFID 系統中標簽識別不完全的問題。當識別區域內待識別標簽數量不超過識別系統最大工作負載時,DCT 算法的識別率達到100%。該算法采用性能穩定的碰撞樹搜索機制,解決了傳統動態識別算法隨機搜索機制造成的標簽識別率低的問題,物聯網動態多目標快速識別技術和動態RFID 多標簽識別技術推向了實用化階段。
6、項目建立了RFID技術和數字水印集成識別應用系統,發揮RFID技術、條碼識別和數字水印技術的優勢,解決了產品快速檢測和貨柜智能盤點,以及手機識讀和安全防偽等終端應用問題。
二、項目取得的成果
項目共取得4 項國家發明專利, 2 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了5 項軟件著件權,發表了15 篇科研論文,其中SCI 收入6 篇,EI 收錄7 篇,制定并發布了1項國家標準,1 項聯合企業標準。研究成果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受到國內外專家廣泛關注,中國科技日報以“射頻識別(RFID)防碰撞算法研究獲突破”為標題對研究成果公開報道。
三、項目的推廣應用
相關技術成果在珠寶質量管理、貨品管理、智能售賣、倉儲管理等行業和領域取得了廣泛應用。近三年累計新增銷售:49681.21 萬元,新增利潤:5869.08萬元。
-
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數據接口標準研究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39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政府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17]89號)“將分散獨立的政務信息系統和以內設機構名義存在的獨立政務信息系統整合為一個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統””的要求,我院正有序推進在用及在建的系統的整合共享。
標準化是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的基礎和前提,通過標準化可以推動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政務數據開放共享,業務協同一致,通過標準化提高電子政務技術的協調性,提高整體效能政務信息系統整合的有力支撐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項目結合我院主要業務工作特點、業務數據關聯程度,擬在現有 “四川省標準文獻數據庫”的基礎上,通過匯聚我院各部門業務數據資源(包含數據庫、接口、文件等多種存在形式的數據資源),形成統一的數據資源中心。然后對匯聚的業務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并按國家政策規定,建設數據基礎庫、主題庫、共享庫和開放庫等,有針對性的加速共享開放。
-
“其他組織機構信用信息數據庫”建設
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增強社會成員誠信意識,營造優良信用環境,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促進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秶鴦赵荷鐣庞皿w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四川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我省信用體系建設的方向和具體做法。按照《四川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6)》要求,要建設其他組織機構信用信息數據庫,依托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其他組織唯一身份標識,依法依規記錄和維護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社會組織的基本信息,建立完善的機構組織信用信息。
四川省標準化研究院以“四川省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庫”所涵蓋的機關事業單位、社團、民辦非、基金會等組織機構登記信息為基礎,結合目前正在進行的《四川省其他組織信用公共數據分析與研究》,開展“其他組織機構信用信息數據庫”(以下簡稱“數據庫”)建設。一期(完成時間2017年12月31日)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利用技術手段歸集、整理和存儲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基礎數據以及各行政機關、司法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關于其他組織機構的信用有關行為記錄。
聯系電話:028-86639091
-
“四川省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庫”升級改造
2013年6月11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轉批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33號),正式明確了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頂層制度設計,在國家層面確定了統一代碼的管理機制和地位,明確提出“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負責管理統一代碼資源,建設和運行維護統一代碼數據庫,為各部門提供信息服務,加強統一代碼賦碼后的校核。登記管理部門負責在法人和其他組織注冊登記時發放統一代碼,并將基本登記信息及其變更情況及時提供給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
四川省標準化研究院作為四川省唯一負責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庫建設維護單位,目前已實現各登記部門140多萬家機構共5200萬余條回傳數據入庫,并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廣泛應用。為保證我省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改革和社會組織信用體系建設的順利實施,我院擬開展數據庫升級改造工作,改造目標包括:實現統一代碼各部門回傳信息的自動接收和處理;建設省級統一代碼數據倉庫,匯聚各方數據,形成省級統一代碼數據云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利用,為政府部門和公眾應用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務;加強網絡安全升級,保障數據庫的穩定運行和數據安全。
聯系電話:028-86639091
-
《標準化在公共資源交易中的應用研究》
所獲獎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項目簡介: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試點3年來與省標準化院通力合作,制定了地方標準15項,內部標準58項,采用國家、行業、地方標準40項,形成了涵蓋交易受理、交易組織、交易評審、交易監督等關鍵環節的四川省特色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標準體系,共計113項標準。
項目對國內和省內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現狀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研究成果在四川省省本級及全省21個市(州)、153個縣(市、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得到了推廣應用。通過3年時間的應用,全省公共資源交易的服務環境得到了優化、服務功能逐漸完善、服務質量大幅度提升,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四川省組織機構動態統計分析報告
《四川省組織機構動態統計分析報告》是通過四川省統一代碼分類統計平臺,可以快捷、準確地查詢組織機構數據,并且對統一代碼數據庫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充分運用數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系統分析行業組織數據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聯系,掌握各類行業的經濟類型和規模結構等方面的具體分布,了解各行業的資源分布狀況。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和發展戰略提供重要的參考和依據。
目前國內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形成相關報告,僅限于我國東部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而中西部的各省區利用統一代碼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還處于空白階段。我省率先在中西部省區中對統一代碼代碼數據蘊含的經濟社會發展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具有創新性和示范引領作用。
聯系電話:028-86639091
-
四川省組織機構法定代表人特征分析系統
按照國務院“統一代碼”制度改革要求,自2015年9月25日起我院已陸續和工商、民政、編辦、司法、工會、民宗等登記管理部門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通過國家級數據交換平臺、省級數據交換平臺、部門交換平臺等數據共享系統,獲得了機關事業、企業、農合組織、社團、民辦非、基金會、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機構、宗教組織、工會等我國所有依法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基礎數據。目前“統一代碼”數據庫共有數據 條,歷史數據1000多萬條。統一代碼數據是反映各地各類機構各項基本信息最全面、權威的數據資源之一。
根據國發[2015]33號、國質檢標[2015]608號文件要求,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負責為各部門提供及時信息服務,為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提供有效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信息支撐,為全社會提供及時、快捷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信息查詢服務,同時也要結合政府需求和社會熱點,開展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深度統計分析研究,助力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決策。
聯系電話:028-86639091
-
四川省其他組織信用公共數據分析與研究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任務分工〉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三年重點工作任務(2014—2016年)〉的通知》(發改財金〔2014〕2850號)和省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川府發〔2014〕66號)等文件精神,省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16〕61號)明確提出由省質監局、省民政廳、省編辦牽頭建設 其他組織機構信用信息數據庫,依托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其他組織唯一身份標識,依法依規記錄和維護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社會組織的基本信息,建立完善的機構組織信用信息。
聯系電話:028-86639091
-
創意文化產品彩燈標準化研究
結合創意文化產品彩燈的發展現狀,將標準化作為技術支撐,應用于創意文化產品彩燈的傳承與發展,從創意文化產品彩燈的分類、設計、生產、安裝、驗收等環節,以提升產品質量,樹立自貢彩燈品牌形象為目標,構建創意文化產品彩燈產業標準體系,梳理影響彩燈產品質量的關鍵技術,按照結構合理、層次清晰、適用性操作性強的要求,形成創意文化產品彩燈術語、分類、設計、安全技術等聯盟標準草案。 -
標準實施效果評價研究
標準化效果已經成為標準化學科的研究內容之一,為了檢驗標準化的活動成果,提高人們對標準化的認識,必須深入研究和探討標準化的實施效果,研究衡量標準化效果的指標體系。本項目根據對標準化基本理論的研究,針對具體標準的特點,通過分析、選擇、建立一套科學的標準實施效果評價體系,并將該評價體系用于不同行業(如農業、旅游業)的標準評價中,驗證并完善該評價體系,促進標準的實施和改進。
聯系電話:028-86266403